河北灵寿:打造田园综合体 增强致富辐射力
打造田园综合体 增强致富辐射力
——现代农业园区助力脱贫攻坚系列探访②
“鸟鸣桑叶间,绿条复柔柔。攀看去手近,放下长长钩……”如今,在灵寿县幸福小镇生态园,诗中清幽醉人的桑田美景正在成为现实。
灵寿县幸福小镇生态园是由河北海燕农牧有限公司在2012年投资建设的。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以桑产业为主导,以桑产品为特色,兼有科技示范、生态采摘、亲子教育、健康养生多功能的现代农业园区。
淘金桑田特色产业让荒山变“金山”
在园区桑园门前,一块写有“灵寿县幸福小镇生态园桑葚采摘节”的牌子分外醒目。园内,大片大片的桑树枝繁叶茂,熟透了的桑葚挂满枝头,紫黑的桑葚黑中发亮,很是诱人。走在林间步道上,不时能看到手提小篮,有说有笑采摘桑葚的游客。
“我们已经举办三届桑葚采摘节了,游客最多时,日接待量在3000人左右。”园区负责人郑大香说。
灵寿县幸福小镇生态园地处丘陵区,三面环山,又是古卫水河的发源地之一,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优势得天独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过去这里就是一片几乎无人耕种的荒山、荒坡地。公司入驻后,将附近村民的土地流转过来,并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园区总体规划3000亩,投资1.3亿元,截至目前,已投资3600万元,完成一期工程1200亩。
“除了400亩桑葚园,园区还有鱼塘、寿桃园、有机蔬菜园和树莓,以及200亩彩色花卉苗圃等观光采摘项目。”
园区内,生态餐厅依水而建,颇具江南风情的小木屋群令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在这里,人们可以喝到桑叶茶、桑葚汁、桑葚酒,吃到由桑叶和桑葚制作的菜肴、面食,或由桑叶养殖的鱼、肉、鸡蛋等特色美食。
近年来,该园区积极推进三产融合,做大做强桑主导产业。在加强基础配套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的同时,园区还进一步增强贮藏加工、物流配送、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综合承载能力,形成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园区经营模式,提高自身经营效益。目前,园区已建设年产2万斤桑叶茶加工生产线1条,并建设了桑叶面加工生产线及产品试验检测室,计划建设桑葚NFC果汁加工生产线和桑葚微波烘干设备等。
发展田园综合体带动作用更强
在园区桑葚园内,南贾良村村民赵新英正在采摘桑葚,并将整筐的桑葚码好装车。赵新英说:“把土地流转到园区后,我就开始在这儿打工。土地流转的费用是每年每亩1000元,再加上打工的每年1万多元工资,比从前种玉米和小麦的收入高了一倍还要多。而且,园区就在家附近,上班、顾家两不误,家里的生活比从前强多了。”
园区从建设之初,就始终坚持“搭建平台,合作共赢”的原则,帮扶、带动周边农民脱贫致富。多年来,已依托园区内龙头企业河北兆江养殖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扶持西青同、东青同两个村的76户村民开展种猪养殖,并与岔头镇大南地村的灵寿县文亮杂粮合作社签订销售合同,扶持其开展果桑和蛋白桑种植。
“在种桑过程中,园区提供全程技术服务,种出的桑产品再由园区统一收购。种植桑树收益本身就比小麦、玉米高,再加上收获后不愁销路,农户种桑的积极性很高。”郑大香说。
据统计,目前,园区已安排土地流转农户就业120余人,并通过发展旅游、种养殖产业等,辐射带动农户1300余户实现增收致富。
“用现代工业理念做大园区,用现代金融理念做强园区,用现代流通理念做活园区,用现代生态理念做好园区,是我们的下一步发展目标。”郑大香说。
园区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桑特色主导产业,利用3-5年时间,开发建设百草桑田小镇项目。届时,将园区升级为以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为龙头,以中草药为支柱产业,集科研、旅游、养生、创业、宜居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目前,百草桑田小镇项目整体规划建设方案已经制作完成,并确定2万亩土地使用范围,预计今年下半年项目核心区域基础设施将开工建设。
谈到未来发展,郑大香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他说:“建设百草桑田小镇项目,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会更强,将让周边更多农村和农户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