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耐磨钢板制造实现技术自有化 燕山大学科技
阅读:60次日期:2018-01-15
燕山大学又有喜讯传来,1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福成主持完成的《超细贝氏体钢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也是他继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所获得的第二个国家奖。张福成带领团队潜心研究贝氏体钢十多年,针对贝氏体钢存在的相变速率慢、性能不稳定等技术难题开展攻关,发明了快速相变超细贝氏体钢及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发明的中低碳超细贝氏体钢综合力学性能达到马氏体时效钢的水平,但成本仅为其十分之一,采用这项技术制造的铁路辙叉的使用寿命(过载量)达到3.5亿吨。发明的渗碳表层高碳超细贝氏体心部低碳温变马氏体轴承钢和整体高碳超细贝氏体轴承钢比传统马氏体轴承钢疲劳寿命提高一倍左右,采用该技术制造了高端重载轴承得到很好的应用效果。三种全新轴承钢种已分别纳入国家标准和冶金行业标准中,热处理技术纳入相应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发明的超高强度低合金中碳超细贝氏体耐磨钢板大量应用到港口设备、矿山机械等工程领域,耐磨钢板的耐磨性和焊接工艺性达到进口Hardox600耐磨钢板的水平,而成本仅为其三分之一。实现了高端超高强度耐磨钢板制造技术的自有化,并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以及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项成果总体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曾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河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制定国家标准2项,冶金行业标准1项,机械行业标准1项,企业标准1项;获欧洲产品认证1项。